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2025年03期
数字经济专题

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对碳金融的影响研究

任建华;殷楠楠;

在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加快碳金融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2013—202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对碳金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对中国碳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促进碳金融的影响机制在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对碳金融的影响呈现区域异质性,即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表现为抑制作用。建议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强配额管理、完善碳交易市场等方式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2025 年 03 期 v.41 ;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3BJJ058)
[下载次数: 1,17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欧盟成员国的实证分析

徐毅;王梓;

基于我国2010—2022年对28个欧盟成员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从基础作用、机制作用和异质作用三方面考察欧盟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欧盟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结论经多种工具检验后依然稳健;就作用机制而言,在制度效应、产业效应和创新效应的调节下,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提升制度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创新能力三种渠道驱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提升;中东欧国家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的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提升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应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开展对欧盟成员国直接投资,加强中欧双方数字经济发展联动,积极构建数字经济投资合作发展机制,以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

2025 年 03 期 v.4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CJY050)
[下载次数: 34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管理·经济

财税激励政策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及策略研究

李贺;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也是劳动就业的最大贡献者。鉴于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财税激励政策需持续不断调整与完善,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本研究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激励政策,深入分析其作用机理;对财税激励政策的策略进行剖析,完善财税激励协同机制,通过切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全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有益参考。

2025 年 03 期 v.4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SH019); 辽宁省社科联2024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4lslybhzwzzkt-10); 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JSCX2022-729HSD)
[下载次数: 60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税收优惠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机理与效应

吴赐联;林晶;卢民荣;

文章在揭示税收优惠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机理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并基于2014—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税收优惠显著正向促进产业链现代化,企业创新呈部分中介效应,其间接效应值为0.1;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产业链引领型地区和追随型地区,税收优惠均显著正向促进产业链现代化,企业创新均呈现部分中介效应,引领型地区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优于追随型地区;分税制异质性检验发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均显著正向促进产业链现代化,税收优惠显著正向激励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呈部分中介效应,城市维护建设税优惠中介效应不显著。

2025 年 03 期 v.41 ; 福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FJ2022A01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J011102);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FJ2024B197); 福建省财政厅专项(23KS21TS15)
[下载次数: 37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区域协调发展视域下西部地区双循环水平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王连;李钰焜;檀晶;

伴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度实施,我国区域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西部地区有望成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探究西部地区双循环水平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2年83个城市数据,构建西部地区双循环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西部地区双循环的整体性进展,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分解等方法剖析西部地区双循环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从时序演变看,西部地区双循环水平在样本研究期内呈现渐进式增长特征;从空间演变看,西部地区双循环水平总体差异逐渐下降,地区内差异成为西部地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从驱动因素看,西部地区双循环水平受多因素的共同驱动,人力资本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

2025 年 03 期 v.4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XJY032); 甘肃省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专项)项目(23JRZA420); 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专项课题(22ZC46)
[下载次数: 43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省域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制造业就业

王素凤;尹亚林;

基于2005—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产业结构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产业结构在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就业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部的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程度要强于东西部地区;相对于政府干预较为宽松的情况,在高强度政府干预情况下,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未来应增强技术创新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造业就业协调发展。

2025 年 03 期 v.4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4YJA790065)
[下载次数: 17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监督的特点、困境及策略研究

赵星宇;曲丽明;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是项目全流程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因项目定位和目标不同,组织实施模式复杂,其综合绩效评价监督有其特有困境。为了解决此问题,使监督更好地促进项目目标实现,本研究提出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监督策略,即完善统一的监督架构和监督流程,采取更适应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监督方法,建立更加协调的监督机制,以有效提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管理水平。

2025 年 03 期 v.41 ; 科学技术部委托课题(2022JP034)
[下载次数: 15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治·法律

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的问题识别及完善路径

吴安新;李瑞洁;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提出建立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对黄河流域统一管理、协调发展及改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囿于颁布时间较短,未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对统筹协调机制的具体运作模式进行规定,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针对统筹协调机制法律定位不明、协调内容不够细化、缺乏载体和协调限度问题,以商谈理论为方法论,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或立法解释,厘清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的法律定位,明确其职责权限,设立黄河流域统筹协调小组,明确协调限度,从而解决黄河流域治理中的多元利益冲突问题。

2025 年 03 期 v.4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XFX022)
[下载次数: 2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通知公告

期刊动态

栏目帮助视频

资料下载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