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以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当前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作为考察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的综合指标,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指标对企业的创新和绿色发展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建立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水平,媒体关注度和政府补助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显著;东部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实质性创新水平的提升效果更强,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策略性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强。为促进企业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应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健全ESG信息披露制度和表现评价体系,引导投资者树立ESG投资理念。
656 | 1 | 228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王波,杨茂佳.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22,36(6):78-84.
[3] 李井林,阳镇,陈劲,等.ESG促进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42(9):71-89.
[4] 陈婧轩,张劲松.ESG表现、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绩效[J].经营与管理,2024(4):29-36.
[5] 方先明,胡丁.企业ESG表现与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23,58(2):91-106.
[6] 王治,彭百川.企业ESG表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2,38(24):164-168.
[7] 梁毕明,徐晓东.ESG表现、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J].财会月刊,2023,44(14):48-55.
[8] 王彦东,王雅琦.企业ESG表现、风险承担与绿色技术创新[J].会计之友,2023(10):94-102.
[9] 李媛媛,殷俊明,钱驾佳,等.ESG表现与绿色创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3(2):32-42.
[10] 薛龙,张倩瑜,李雪峰.企业ESG表现与绿色技术创新[J].财会月刊,2023,44(8):135-142.
[11] PAVELIN S,PORTER L A.Th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content of innovation in the UK[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80(4):711-725.
[12] 沈洪涛,马正彪.地区经济发展压力、企业环境表现与债务融资[J].金融研究,2014(2):153-166.
[13] PETTIT R R.Dividend announcements,security performance,and capital market efficiency[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2,27(5):993-1007.
[14] 张岳,彭世广.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绩效[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4):29-39.
[15] FERREIRA D,MANSO G,SILVA A C.Incentives to innovate and the decision to go public or private[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4,27(1):256-300.
[16] 王薇.企业环境责任与政府补助:基于寻租视角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20(11):100-108.
[17] 李江,吴玉鸣.政府补助与制造业企业创新:基于“量”与“质”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23(4):88-98.
[18] 张慧雪,沈毅,郭怡群.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的“质”与“量”:基于创新环境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20(3):44-53.
[19] 张杰.政府创新补贴对中国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U型关系的一个解释[J].经济学动态,2020(6):91-108.
[20] 薛阳,胡丽娜.制度环境、政府补助和制造业企业创新积极性:激励效应与异质性分析[J].经济经纬,2020,37(6):88-96.
[21] 黎文靖,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6,51(4):60-73.
[22] 唐松,伍旭川,祝佳.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J].管理世界,2020,36(5):52-66,9.
[23]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24] 王福胜,王也,刘仕煜.媒体关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22,19(6):832-840.
[25] 王珮,杨淑程,黄珊.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J].税务研究,2021(11):50-56.
[26] 楼润平,张昊,麦诗诗.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投资与创新绩效: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0(6):100-112.
[27] 陈燕玲,张娜.ESG表现对企业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3):27-38.
[28] 阳立高,龚世豪,王铂,等.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升级[J].中国软科学,2018(1):138-148.
基本信息:
DOI:10.13790/j.ncwu.sk.2024.056
中图分类号:X322;F273.1;F425;F832.51
引用信息:
[1]黄华继,周雯,刘泽晨.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05):30-40.DOI:10.13790/j.ncwu.sk.2024.056.
基金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7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