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笔谈:发展社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

  • 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向德平;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一中心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可见,发展社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这二者的关系?如何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便成为当前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邀了几位国内长期从事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

    2009年02期 v.25;No.8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

    杨敏;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一中心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可见,发展社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这二者的关系?如何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便成为当前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邀了几位国内长期从事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

    2009年02期 v.25;No.84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关注的三大问题

    王金山;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一中心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可见,发展社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这二者的关系?如何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便成为当前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邀了几位国内长期从事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

    2009年02期 v.25;No.8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发展农村社会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程建平;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一中心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可见,发展社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这二者的关系?如何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便成为当前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邀了几位国内长期从事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

    2009年02期 v.25;No.84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构建和谐社会

    行红芳;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一中心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可见,发展社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这二者的关系?如何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便成为当前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邀了几位国内长期从事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

    2009年02期 v.25;No.84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政治·哲学研究

  • 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和思想及和谐社会理论探析

    黄建水;田丽娜;

    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和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承接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们建立共和国遗志,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到新民主主义民主共和国成立,再到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建设,无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和精神。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和国家思想的新体现的。

    2009年02期 v.25;No.84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王爱丽;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的确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教师应承担起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在加强自身的公民意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2009年02期 v.25;No.8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于建华;李霞;

    新媒体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不良信息传播、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一是以自律公约的形式强化自我约束和管理力度,规范行为,发展经营;二是整顿市场秩序,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督机制;三是建立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四是积极引导新媒体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009年02期 v.25;No.8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舆论动力学初探

    董立人;董乐铄;

    当今社会,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舆论动力学的出现为新闻舆论传播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并正在成为一门富有前景的交叉学科。

    2009年02期 v.25;No.8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简论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

    王明有;

    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资产阶级,既是毛泽东一生中思考的重要问题,又曾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学习、研究毛泽东的中国资产阶级观,对我们今天妥善处理各阶层的利益,建立和谐社会,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2009年02期 v.25;No.8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新儒家思维方式探析

    李庆利;韩国茹;

    将现代新儒家作为一个学派对其思维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他们有一套全面地从研究进路到中西文化比较的独到的思维方式,即存在的进路、智的直觉、道德理性与科学理性双彰、从进化观到多元文化观。

    2009年02期 v.25;No.8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论辩

    王新营;

    实事求是蕴含着求实精神,实用主义流露出实用原则,两者之间既有内在的一致性,又在哲学基础之"实"、批判态度之"理"和欲达目的与实际效果之"用"以及精神实质之"公"或"私"诸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2009年02期 v.25;No.84 34-3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研究

  • 基于熵权的企业员工绩效评价研究

    何楠;齐书文;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员工绩效评价至关重要。员工绩效评价的良莠是完成公司目标,创造企业高绩效最直接的一环。针对员工绩效评价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将信息论中的熵理论引入员工绩效评价中。运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解决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并使得权重的确定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9年02期 v.25;No.84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考评体系发展的困惑分析

    邢淑霞;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在绩效管理考评体系和考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是绩效管理考核与评价不够科学;绩效管理实施机制尚未形成;绩效管理考核方法盲目效仿。对这些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为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2009年02期 v.25;No.8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

    邓红霞;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上就是文化的竞争。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自身的资源优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2009年02期 v.25;No.84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以GDP增加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陈晓一;

    在对我国以GDP增加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重工业投资过重、财政赤字加大、环境污染严重、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缺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不能仅仅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起一套真正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

    2009年02期 v.25;No.84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剩余价值二分法与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刘莉;高杨;

    通过提出劳动股权、劳动股权计划(LSOP)、建立剩余价值二分法收入分配模型,丰富了按劳分配制度的具体内涵,剖析了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引发收入分配问题的实质,比较了古典资本主义、经典社会主义不同体制下企业收入分配模式。实施剩余价值二分法,促进实现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二元分配制度的内在统一,为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提供创新资源。

    2009年02期 v.25;No.8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提高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考

    孙德营;

    区域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源泉,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但中原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政府在实际政策制定中要注重增强政府的创新意识、增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改善创新环境、鼓励产业创新、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之间的互动等五个关键因素。

    2009年02期 v.25;No.84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以第二产业发展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问题研究

    焦乃洹;

    中原城市群由于较低的工业化水平及城市化率处于城市群发展的初级阶段,而第二产业由于其较强的集聚及带动作用,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第二产业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以第二产业带动中原城市群的必要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009年02期 v.25;No.8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

    王滋竹;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在控制系统、控制程序、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上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因此,重视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创新已经刻不容缓。

    2009年02期 v.25;No.8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史研究

  • 浅谈宋代的图书校勘

    周宝荣;

    宋代的图书校勘活动,不仅在规模上大大超过前代,而且形成了适应出版发展需要的新特点。馆阁招选校勘官有严格的标准、明晰的流程。校勘人员既有明确的工作量,又须遵守校勘规则。校勘工作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先校后刻,校勘在宋代真正成为出版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宋本书上频频出现的句读,正是校勘推动图书在传播中走向通俗化的历史性贡献。

    2009年02期 v.25;No.8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卞之琳诗歌的隐蔽结构与对西方“晦涩”诗风的过滤

    唐慧丽;

    卞之琳诗歌在评论界素以"晦涩"著称。一般认为这是他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影响的缘故。通过分析其诗歌的隐蔽结构,认为他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中也有疏离、拒斥与创新。这也正是卞之琳诗风"化欧"而非"欧化"的可贵之处。

    2009年02期 v.25;No.8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女权主义文学形象的悲哀——以简·爱和钟雨为例

    孙丽;

    简.爱和钟雨是女权主义"崇拜文本"中的女主角。文章剖析了她们在争抗不公平命运、争取自我价值实现及追求真爱过程中的尴尬、妥协和虚幻化,揭示出女权主义文学形象的悲哀。

    2009年02期 v.25;No.8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明代神魔小说创作动因刍论

    王菊芹;

    神魔小说是在明代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兴盛起来的,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神魔小说满足了那个时代旺盛的创作需求、阅读需求,在明代异军突起并在创作上达到高峰。同时,作品在当时的广泛流传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2009年02期 v.25;No.84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深化改革开放与中华文化的重构

    乔敏;

    改革开放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了30年,30年的改革历程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面向新的时代,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也将进一步转型,而深化的重点和转型的对象应是文化领域。从宏观出发,着力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两方面说明以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为重点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考察了在加快文化的改革与开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009年02期 v.25;No.84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水文化研究

  •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饶明奇;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具有以下特点:水权有一定的法律体系作保障,而且非正式的法律体系充分发展,构成水权法律体系的主体;法律严禁水权买卖,尤其是严禁不经登记的私相买卖,但水权买卖的行为在事实上又长期存在;保证灌溉用水优先,而且详细规定用水顺序和分水原则、分水办法;享受水使用权和承担水民事责任相一致;对水利管理人员严加约束,违规者受罚。这些特点对今天的水权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2009年02期 v.25;No.84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从“智者乐水”看先秦儒家的崇水思想

    刘明;

    先秦儒家崇水的根本缘由在于从水中悟道,寻找水与人道德精神的内在联系,并由此推衍儒家立身处世的道德品质,形成了"以水比德"的观念。先秦儒家的崇水思想更多地体现在服务自己的政治主张。

    2009年02期 v.25;No.84 79-8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水对老庄生态思想的启示

    刘晗;

    老庄用"水"喻"道",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创生了"道"之"自然无为"的思想;"水静犹明"则启示人类"心静则虚",在空明虚静状态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2009年02期 v.25;No.84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研究

  •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基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实证研究

    田虎伟;

    在利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对河南科技大学在校生创造力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测试中16名创造力表现优秀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以发现创造力高的成因,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如下建议:学校应该多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力的平台;老师应当以一个兼容并包的心态去鼓励、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自学时间;学校提供一些基础设施,让学生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等。

    2009年02期 v.25;No.84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刍议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机制的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刘芳;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大学生创新素质进行了界定,系统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从构建多元人才素质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2009年02期 v.25;No.84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孟蕴华;

    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2009年02期 v.25;No.8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学排行榜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启示

    贾屏;

    大学排行榜,在国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已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在中国虽然是一个新兴事物,但大学排行榜体现的是社会对高校各方面的评价,也是我国大学走向自立的一个契机,必须予以充分的关注。在对国内外大学排行榜相关情况介绍的基础上,以我国目前一些大学排行榜作为分析基准,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其共性特征及对大学水平进行衡量的基本要素,以期能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或借鉴。

    2009年02期 v.25;No.84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学分制条件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思路

    魏平;

    学分制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是培养和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在分析和研究目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改革的建议,指出无论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出现、推行,还是它的改进、完善,都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009年02期 v.25;No.84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学本科经济学情景式教学模式初探

    李建;

    创新型社会需求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学模式的创新。从高校大学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结合自己对有关教育理论的认知和尝试经济学情景式教学的经验,初步构建了一个经济学情景式教学模式。

    2009年02期 v.25;No.84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抑郁现状及原因分析

    汤有国;

    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敏感的群体,也代表着社会的未来,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倍受关注。在了解大学生抑郁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因素主要有学业、适应、人际关系、恋爱、自我意识、人生观、择业等几个方面,其中自我意识、人生观、人际关系的影响更为显著。

    2009年02期 v.25;No.8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杜磊;

    介绍了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基本功能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将其最优化地运用到外语教学中。

    2009年02期 v.25;No.84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论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地位

    杨金锟;

    侵权行为法作为债法的一个发生原因而存在,渊源已久,在罗马法时期即是如此。即使在近代法典中,侵权法仍是作为债法的一部分而存在,而其发展也被制约了。一直以来,侵权法被如此安排,主要是观念认识的原因,而非必然的因素决定。

    2009年02期 v.25;No.84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民族区域自治法与民族和谐的构建

    李素梅;

    在多民族的国家和社会中,民族和谐无疑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它具有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中国的民族和谐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和制度沿革。民族和谐的实现需要具备多种条件,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构建民族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2009年02期 v.25;No.84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

    朱晨遐;

    法律监督作为民主监督的最高形式,是指用法律形式规范民主监督的目的、内容、形式、原则、程序,实现民主监督的法律化。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民主监督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和完善法律监督,就要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保证监督有法可依;强化权力监督制约,营造法律监督氛围。

    2009年02期 v.25;No.84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区矫正的理论探源

    张希琳;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立的社会化行刑方式,它本身有着深厚的理论蕴涵和巨大的现实优越性,它是建立在最先进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从理论上研究它,有利于促进这一制度的发展。

    2009年02期 v.25;No.84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语言·体育研究

  • “裸官”、“裸考”的认知分析

    陈青玲;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基本认知模式,是我们进行抽象思维的手段。隐喻是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相似性是隐喻赖以成立的基础。裸的本义不言自明,"裸考"、"裸官"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思维在这种延伸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语义变化的方向,是语义变化的内在机制。

    2009年02期 v.25;No.84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表达=表→达

    王栾生;

    从人们的交际实践到权威的语文工具书,都把"表达"和"表现"混为一谈,而这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表达=表→达。其中"表"是"达"的基础,"达"是"表"的目的。言语表达各要素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任何一次表达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2009年02期 v.25;No.84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量词“门”的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

    吕兆格;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证明: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不是随意的,而是反映着汉民族的范畴化特征,有着深刻的认知基础。量词"门"是从名词"门"演变来的,其原型是容器图式,它可以计量"语言、技艺、本事"等概念,因为其词义范畴扩大的内在机制是隐喻和转喻思维,所以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计量动因进行解释。

    2009年02期 v.25;No.84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西体育文化的辩思

    翟奕轩;

    基于两种体育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地域、社会环境等条件下的不同,分别从道器之辩、体用之辩、知行之辩、阴阳刚柔之辩等方面,对生命境界、思想行为方式、文化认同以及文化气质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进行研究。

    2009年02期 v.25;No.84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学生耐力素质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

    马耀琪;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的研究,分析学生耐力素质持续下降的原因,提出扭转学生耐力素质下降趋势的对策。

    2009年02期 v.25;No.84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普通高校开设网球俱乐部实践与研究

    张继辉;

    大学生通过参加网球俱乐部的学习和训练,体育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多的研究和案例表明参加网球运动训练能够明显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竞赛组织能力。因此,参加网球的学习和训练是提高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009年02期 v.25;No.84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