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笔谈:传统节日文化与新休假制度

  • 论清明节的源流嬗变

    杨天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99年开始实行的黄金周休假政策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小,而由其引起的负面效应却越来越大,调整或取消黄金周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一个新的休假制度。新休假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充分考虑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必将对社会经济文化和休闲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怎样抓住休假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并迎接挑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里的四篇论文针对2008年本次休假制度改革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期望能引起理论界和业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以便为今后休假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张金岭)

    2009年01期 v.25;No.8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休假制度改革与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

    张金岭;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99年开始实行的黄金周休假政策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小,而由其引起的负面效应却越来越大,调整或取消黄金周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一个新的休假制度。新休假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充分考虑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必将对社会经济文化和休闲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怎样抓住休假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并迎接挑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里的四篇论文针对2008年本次休假制度改革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期望能引起理论界和业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以便为今后休假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张金岭)

    2009年01期 v.25;No.8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化的积极意义

    唐眉江;

    2009年01期 v.25;No.83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化多元与文化空间变迁:节假日调整中看不见的手

    谢元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99年开始实行的黄金周休假政策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小,而由其引起的负面效应却越来越大,调整或取消黄金周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一个新的休假制度。新休假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充分考虑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必将对社会经济文化和休闲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怎样抓住休假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并迎接挑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里的四篇论文针对2008年本次休假制度改革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期望能引起理论界和业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以便为今后休假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张金岭)

    2009年01期 v.25;No.83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政治·哲学研究

  •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领域

    韩强;

    通过对中国有没有哲学的讨论,列举了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政治哲学,以说明中国哲学研究应该开拓新领域,达到古为今用、综合创新、为现实社会服务的目的。

    2009年01期 v.25;No.83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谱哲学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的若干应用

    张玉祥;

    系统地介绍广谱哲学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的若干应用,包括广谱哲学与自然观教学、广谱哲学与科技观教学、广谱哲学与方法论教学等。教学实践表明,把广谱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回答自然辩证法中的疑难问题,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9年01期 v.25;No.8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广谱类变论若干基本概念

    王晓岗;

    广谱类变论的基本概念是在质量互变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结构主义思想和广义量化的方法,针对一般事物系统演化规律提出的。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概念表达更加确切,边界描述更加清晰,实际应用更具有可操作性。

    2009年01期 v.25;No.83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孙丽莎;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挥着提供社会服务、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然而,价值基础缺失、专业手段不足、工作内容单一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功能发挥的因素。为此,重塑价值基础、强化专业手段、拓展工作内容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

    2009年01期 v.25;No.8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王志立;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进行了评析,论述了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与对策,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2009年01期 v.25;No.83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析中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实现路径

    郭扬;

    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来说,行政伦理建设必须加强国家公务员自身建设、法律制度建设和社会监督建设。自身建设是基础,法律制度是保障,社会监督使之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体系。

    2009年01期 v.25;No.8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陈红;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增强兼容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2009年01期 v.25;No.83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朝鲜族农村女性外流状况的人类学研究

    汤秀丽;

    选择朝鲜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珲春市敬信镇金塘屯为考察对象,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主要从朝鲜族农村女性外流的现状、特点、影响等方面,考察当今中国朝鲜族农村女性外流现象。并试图分析朝鲜族农村女性大量外流对其自身、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等所产生的影响。

    2009年01期 v.25;No.8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工作建设

    王朝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与推广,档案工作既面临机遇,又应对着挑战,档案部门应当明确自己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地位和优势,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积极研究与探索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思路,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努力发挥自身作用。

    2009年01期 v.25;No.8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研究

  •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与农资连锁经营

    朱雪芹;李丰威;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农资连锁经营是繁荣农村市场,便民、利民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河南农资连锁企业的现状出发,提出提升农资连锁企业竞争力的十一个管理模块,供农资企业参考。

    2009年01期 v.25;No.83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经济学领域准公共物品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区分

    郑书耀;

    在准公共物品范围与界定上分歧较多,也存在使用混乱及不统一的问题。分别从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产品、有益品、公共提供的产品及公用物品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准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对准公共物品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区分,以利于对准公共物品的深入研究。

    2009年01期 v.25;No.8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模式选择

    苏喜军;

    在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实际,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提出了符合我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2009年01期 v.25;No.83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探析

    库世昌;

    由于政策和地理等条件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没有根本性变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和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2009年01期 v.25;No.83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博弈分析的风险投资研究

    李晓瑜;陈爽;

    博弈论作为一种关于决策和策略的理论,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博弈论中的展开博弈模型,对风险投资中风险投资家(VC)与风险企业家(EN)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从理论上有力地说明了该方法对于投资中博弈双方的策略的适用性。

    2009年01期 v.25;No.8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区域漂流旅游差异化发展研究——以河南七大漂流旅游项目为例

    桓占伟;

    通过对七大漂流旅游项目差异性的对比,发现河南漂流旅游存在产品同质化、漂流品牌重复性强、漂流过程缺乏精心设计、服务水平不高、缺乏独特地域文化的对接等方面的问题。为避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状况,区域漂流旅游企业应从漂流的基本设施、文化内涵、服务和主题等四个方面进行差异化发展。

    2009年01期 v.25;No.83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文史研究

  • 后期萧红转向问题研究

    孙宝灵;

    后期萧红同前期相比,无论创作指向还是生活态度都有巨大变化。这种转变是前期思想情感的自然发展,也由于变动中时代的影响和个人对自身经验的反省体验。

    2009年01期 v.25;No.83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莓台上的月光——论鲁迅的警觉

    李雪梅;

    警觉是鲁迅文化自觉的重要层面,无论是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国民性,还是论启蒙主义、谈论建设中国的新文化,鲁迅都流露出深刻的警觉性特点——既能深入问题,又能时刻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

    2009年01期 v.25;No.8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象征主义手法在《夜色温柔》中的运用

    雷冬雪;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另一部反映"美国梦"幻灭的长篇小说。在该部小说中,作家大量地运用各种象征主义手法来揭示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拟就象征手法在《夜色温柔》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009年01期 v.25;No.8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浅析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提问策略

    曹莉;

    提问是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最常用的语言手段,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针对不同的交流目的、交流对象和语境,常会选择不同的问题类型进行提问。文章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提问形式对它们在谈话节目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2009年01期 v.25;No.83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论吕祖谦《左传》学之经史观

    朱宏秋;

    吕祖谦在南宋学界名誉甚著,其有关《左传》学著述颇丰,用力尤甚。通过对吕氏《左传》学文献的深入分析,揭示吕氏对《左传》性质的判断,以及他的史学观。

    2009年01期 v.25;No.8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司马光政治因革思想探析

    尹佳涛;

    司马光不是一味反对变法的顽固守旧派,他主张对旧有体制应该有因有革。司马光的改革方案是渐进式的,是在总体肯定儒家治道以及宋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有所革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司马光提出的吏治、人才、军队、财政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对解决北宋的政治危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09年01期 v.25;No.8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

    马达;

    中国与越南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先进的农业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历史上,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在越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农业文化的传播为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谱写了中外科技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

    2009年01期 v.25;No.83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近代中国的平均主义

    朱晓鸿;

    平均主义作为一种民众追逐的理想,有着整合社会统治秩序的功能,起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大的空想性和幻想性,并因不适合社会的发展而被时代所抛弃。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平均主义理念的分析,来探讨它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009年01期 v.25;No.83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水文化研究

  • 水火酒三种物质意象的美学阐释

    刘志;

    水、火与酒三种物质意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和人文理念。结合新认识论和深层心理学对这些内涵的阐释,可以更深入理解艺术的本体意义、审美经验的内涵、梦想的诗学价值以及适于人类生存的精神环境等问题,从而为艺术理论开发出新的能激发想象力的言说空间。

    2009年01期 v.25;No.83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法”字与水的文化探源

    王殿卿;

    文字植根于渊博的文化整体,是民族文化的精粹。从汉字"法"的历史演变中揭示法字与水的文化渊源,表达了人们对灋公平正义的确认,体现了远古人类对法制的向往,希望法制平等待人。

    2009年01期 v.25;No.83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西汉时期的黄河水患与荒政

    张喆;

    西汉时期黄河曾多次泛滥,给人民生活带来灾难。黄河成灾的原因,既有自然的影响,亦有社会的因素。西汉政府多次组织治理黄河,从而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为后代治理黄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9年01期 v.25;No.83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研究

  •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

    司福亭;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着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城乡差别较大;质量不高,课程改革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较差;财政经费普遍短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急需解决。在归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学校校长遴选机制、教师补充机制和教师交流机制;建立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努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9年01期 v.25;No.83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财政支出视角下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及启示

    殷杰兰;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今世界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目标。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基于国际视野下的公共财政支出角度,分析了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做法。在以河南的典型数据为参考蓝本对基础教育服务进行现实考察的基础上,从财政公平目标出发,提出了我国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

    2009年01期 v.25;No.83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以思想的新解放推动高等教育的新发展

    许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高等教育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坚持思想的新解放,才能实现新发展。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立足校情办学;解放思想必须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根本目的;解放思想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和途径。解放思想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009年01期 v.25;No.83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高校转型期的大学理念

    田逸;

    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无疑将使学校的办学实力更强,声誉更隆,影响力更盛。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阐述入手,具体论述了高校转型期大学理念的构想,即增强开放性;增强包容性;增强创新性。

    2009年01期 v.25;No.83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人文学科自主性的思考

    庞振超;

    人文学科自主性是我国人文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充分认识人文学科的双重使命,正确把握人文学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突显人文研究的问题意识,重塑人文学者的超越情怀,是重塑人文学科自主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人文知识分子的理性选择和重要使命。

    2009年01期 v.25;No.83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国大学生资助理念的嬗变及启示

    王立;

    在英国长达800多年大学生资助历史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大学生资助理念。这些理念适应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而生,有效地指导了当时的资助实践,并为最终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资助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考察英国大学生资助指导思想的嬗变,对于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资助理念以及资助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01期 v.25;No.83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系研究

    史秀玉;

    结合在普通高校从事音乐教育的实践,阐明了音乐不但能使大学生紧张的生活得到调节,还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启迪灵感、丰富想象力,还能陶冶情操、涵养德性、培养优秀品质和高尚的情操。所以,普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还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

    2009年01期 v.25;No.83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翟鑫;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针对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确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009年01期 v.25;No.8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学术期刊在学术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以教育类学术期刊为例

    刘阳;

    在分析了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当前我国教育类学术期刊在学术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

    2009年01期 v.25;No.83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试论儒法对“刑罚”问题之分歧

    陈冬;

    儒家孔孟和法家虽然都正视刑罚对治国治民的作用,但两家的"刑罚"观却存在很大分歧。从三个方面分析儒法两家"刑罚"论存在的分歧,并探讨法家韩非子是如何在抨击儒家"刑罚"论的基础上建立法家绝对的"严刑重罚"论。

    2009年01期 v.25;No.83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物权法》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张礼强;

    《物权法》对拾得遗失物制度的规定有三点缺陷:一是与该制度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趋势相悖;二是拾得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定与大多国外立法例不同,尤其是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国家所有为极少数国家采用;三是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义务失衡。对该制度的完善是增加遗失物拾得人的保管费用请求权和报酬请求权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

    2009年01期 v.25;No.83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完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相对不起诉制度

    张云玲;

    相对不起诉制度是检察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重要体现。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相对不起诉制度范围的规定过于狭窄,加之暂缓起诉制度的缺失,给检察机关起诉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刑事司法工作的需要,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相对不起诉制度。

    2009年01期 v.25;No.83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宪法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

    刘艳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从宪法层面看,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是解决农民问题,是如何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问题。力图从这一视角阐述如何真正确立农民的平等地位;切实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努力实现村民民主自治;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期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9年01期 v.25;No.83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