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管理·经济

  • 基于公平偏好和风险规避的绿色建筑供给侧演化博弈分析

    杨耀红;朱梦娟;孙瑞聪;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绿色建筑供给侧角度出发,构建政府与开发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开发商的公平偏好和风险规避行为对系统演化稳定策略以及政府奖惩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开发商公平偏好和风险规避等行为偏好的存在,系统收敛于劣均衡解的概率增大;开发商的公平偏好程度、风险规避度、政府补贴和税收是影响博弈结果的关键因素,开发商的公平偏好程度和风险规避度越小,系统越能以最大可能演化到最优稳定策略;通过增加政府对绿色建筑的财政补贴和加大对传统建筑的征税力度,可以有效优化演化博弈结果。因此,政府应在落实正向激励措施的同时完善负向激励措施,促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2023年02期 v.39;No.16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

    徐丽杰;董珍溪;

    黄河流域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厘清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和空间效应对实现“双碳”目标和加强黄河流域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5—2020年黄河流域省级面板数据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05—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说明近年来农业减排效果显著。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且呈现相似值聚集的特征。黄河流域各省区农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呈现良性的交互作用,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从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受灾程度和农业公共投资的提高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城镇化率和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溢出效应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城镇化率和农业机械水平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有利于农业碳减排。

    2023年02期 v.39;No.168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高校竞争对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

    王希胜;冷泉泉;

    高校竞争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一个重要机制。以2016—2020年河南省18个市的高校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高校竞争对高校预算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竞争有利于高校预算绩效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抑制了高校竞争对绩效管理的作用,科研环境则增强了高校竞争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结论为教育部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借鉴。

    2023年02期 v.39;No.168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威;施进发;

    本研究旨在探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13—2018年中国20个省区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了测算。其次,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促进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省际差异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促进效率也有所不同,其中东部地区促进效率最高。回归结果表明促进效率受劳动力素质、耦合协调水平、产权结构、政府支持、开放程度的影响各不相同,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影响结果存在区域异质性。最后,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善促进效率的建议。

    2023年02期 v.39;No.168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高等教育

  • 全景与路径:金砖合作机制下国际合作办学实体透视

    李胜机;

    应用态势分析法,从内部视角透视发现,金砖合作机制下的国际合作办学实体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具有国家顶层设计、高校强强联手和内外殊途同归的优势与治理体系有别、文化内核各异和登顶一流不易的劣势;从外部视角透视发现,金砖合作机制下的国际合作办学实体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具有西方中心走弱、合作渠道扩宽和普及教育到来的机遇与新旧交替涉险、大学联盟众多和大众思维定式的威胁。新形势下,金砖合作机制下的国际合作办学实体应找准靶心、对标对表和固本强基,积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弘扬金砖精神。

    2023年02期 v.39;No.168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大学特色发展路径研究

    徐晓飒;仝颖凯;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时代诉求,是践行中国大学特色发展之路的原动力。大学作为文化育人的主阵地,与本民族文化同向同行,担负着新时代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重构的使命。大学应建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做好现代社会文化的守卫者,致力于开拓特色发展之路,体现中国文化、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2023年02期 v.39;No.168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矛盾呈现及路径选择

    刘望秀;王歆玫;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爱国主义教育相应地进入新时域和新场域。在新的时空坐标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矛盾发生新变化,在教育目标上呈现为大学生个体选择与爱国主义教育要求之间的分化;教育环境上呈现为负面影响对爱国主义教育正面影响需要的冲击;教育内容上呈现为情绪化舆论导向与理性爱国之间的对立;教育话语上呈现为网络话语与传统教育话语的不兼容;教育效果上呈现为分化的信息权力对爱国主义权威的挑战。化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矛盾应着力从“知、情、意、信、行”五个维度进行探索。

    2023年02期 v.39;No.168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机制探析

    马海磊;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历史使命。为党培养好、发展好和教育好学生党员是学校各级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不断加速,高校学生党员数量逐年增加。同时新时代互联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考验。要深刻把握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现状和困境,紧密结合“互联网+”模式的教育规律及特点,积极构建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和一体化的党员后续教育有效机制,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培养质量,为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积蓄后备力量。

    2023年02期 v.39;No.168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课程思政视域下MTI教育中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

    曹盛华;周琰;

    国家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归属感和责任心。MTI教育作为口笔译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在强化学生翻译理论、提高学生口笔译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国家意识和家国情怀的培养,把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形象意识、家国情怀等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翻译教学的各个环节,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口笔译翻译人才。

    2023年02期 v.39;No.168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刘晓靖;

    高校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需求而变化,经历了从线下教学转到线上教学、再到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变化。不管怎么变化,课程思政建设都必须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种创新,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措施,必须经过不断探索才能逐步完善。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评估,通过加强知识点重构、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班级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配备思政课教师等,全方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3年02期 v.39;No.168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政治·法律

  • 提高完整社区建设和治理水平研究

    董立仁;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整社区并提高治理水平,既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途径,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提高完整社区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尤为重要。

    2023年02期 v.39;No.168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研究

    苗祎;戚晨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不断探索共同富裕相关问题,形成了关于共同富裕的重大理论。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吸收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共同富裕理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体是人民群众,核心是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公平正义,目标是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裕,过程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分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它又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具有鲜明的特征和非凡的时代价值。

    2023年02期 v.39;No.168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个人信息处理知情同意规则之检视:反思与修正

    张建文;宋祎晨;

    知情同意是个人信息处理的规则之一,而非原则。同意行为的性质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在积极层面上是意思表示,消极层面上是免责事由。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知情同意规则遭遇挑战,同意愈发形式化,不足以充分保障信息主体权益。通过构建场景制度和动态同意制度两种方式对知情同意规则进行修正,前者是指将具体场景下的合理使用替代信息主体同意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后者旨在使知情同意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2023年02期 v.39;No.168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哲学·社会学

  • 论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政府治理

    郭玉川;

    近年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增多,在事件未明确结果前,网络谣言随之大量产生。网络谣言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扰乱了社会秩序,必须有效地进行治理。对于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治理应采取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模式。政府在规制网络谣言时不应超出一定界限。同时,要强化网络谣言的识别和预警能力、创新疫情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立体化协同辟谣体系、运用法律手段打击网络谣言。

    2023年02期 v.39;No.168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舆情应对研究

    张合斌;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产生舆情早已数见不鲜,但2020年以来暴发的新冠疫情及各地突发极端天气使地方政府需要重视此类舆情暴发后的新问题,更需要形成舆情应对的新策略新路径。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所处的现实环境与媒介情境出发,地方政府应从习得经验和固有策略中厘定舆情应对提升策略的宏观政策与理论实践依据,然后从一把手系统工程、大数据赋能舆情监测、舆情工作智库化、线上线下新闻发布、地方全媒体化、域内外网络信息传播协同、公共传播+科普传播、社会合意等方面全面构建舆情应对提升的策略与路径。

    2023年02期 v.39;No.168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