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祎;冯文倩;
作为中国伦理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传统义利观为中国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著贡献。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志士深层次辨析传统义利观,由此逐渐提出了重义轻利、义利俱轻等多种观点。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秉承义利并举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由义利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儒、墨、道、法的义利观思想,对探讨新时期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1期 v.39;No.167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志国;
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都是国际上存在共识的核心素养,基于两者的交叉复合,信息素养的核心内涵由技能技术向思维实践拓展,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成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具有技能和气质两个维度,主要体现在系统和持续的提问。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气质与信息素养紧密相关,可以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工具。批判性思维的提问技能可为培养信息技能素养提供新策略,批判性思维体现的精神气质则有助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气质的信息素养。
2023年01期 v.39;No.167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文英;王琰;
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戏曲栏目以近30年的坚守将节目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在长期传媒实践中通过媒介化的视听空间建构起群体记忆,通过打造主持人、明星擂主和舞美等视觉形象以及演员现场演唱、现场乐队伴奏等听觉符号形塑社会记忆,以讲好“梨园”故事唤起社会集体记忆。观众在观看体验中共享往事,寄托乡愁,加固集体记忆。在如今的全媒体时代,“梨园春”在媒介记忆建构的推动下积极进行文化传播探索,借助社会记忆的传播实践寻求创新性发展之路。
2023年01期 v.39;No.167 95-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郑海霞;
中原文化依托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对外传播。由于文化背景、语义符号和认知结构的差异,英语国家受众难以深入理解和体悟其承载的深邃思想和丰厚意蕴,难以对其传递的深层文化意义产生态度和情感上的认同,造成中原文化对外传播受阻。针对中原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本文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实践理路,以期提升中原文化产品讲好河南故事的能力,有效增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3年01期 v.39;No.167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卓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公共决策领域掀起了巨大变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公共决策者与公民充分互动的可能性,提高了预测未来公共事务发展趋势的客观性、精准性和便捷性,减少了公共决策者因主观判断而产生的错误。然而,大数据技术在为公共决策者治理能力现代化插上翅膀的同时,数字鸿沟、信息疫情、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的价值冲突也向公共决策者提出了挑战。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解决问题的法制保障。
2023年01期 v.39;No.167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本期数据